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儒、佛、道德经典。宋代印刷的文献,则无所不包:史地、方术、诗文、戏曲、医学、方剂……造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文化教育的兴盛
C. 重文轻武的政策 D. 印刷成本的降低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学校系统,它表明
层级 | 中央 | 郡国 | 县 | 乡 | 聚 |
官学 | 太常→太学 | 学 | 校 | 庠 | 序 |
私学 | 精舍→书馆 |
A. 完整的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B. 进入官学成为入仕唯一途径
C. 儒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D. 官学垄断教育局面开始打破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性
A. 本质是善 B. 本善习远
C. 非善非恶 D. 本质是恶
《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这反映当时学者
A. 相互竞争百家争鸣
B. 强调变革和法律
C.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D. 重视规则和秩序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利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
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
(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A. 坚持党的领导
B. 坚持实事求是
C. 坚持民主集中制
D. 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