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国计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以下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B. 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升空,表明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
C. “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D. “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十大关系》
1924年1月,孙中山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又提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
A. 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
B. 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
C. 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世界弱小民族
D.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
1920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4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1922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遂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这一变化
A. 表明五四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B. 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
C. 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
D. 是当时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重要举措
晚清时人惊呼“五经去其四,而《论语》犹在疑信之间,学者几无可读之书,势不得不问途于百家诸子。”这一评论针对的是下列哪一著述
A. 《海国图志》 B. 《新学伪经考》 C. 《变法通议》 D. 《文学革命论》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内容发生新变化,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体制创新”。这里的“政策创新”是指
A.新思想的萌发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清末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