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些做法有利于
A. 抑制土地兼并
B. 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
C. 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
(题文)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在电文中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理由是(、)
A. 继续合作,惩罚日本
B. 明辨是非,打击共党
C. 巨头聚首,发展友谊
D. 避免内战,共商大计
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
东周 | 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阳)后,洛邑的语言就成了东周时期官话的基础 |
秦汉 | 汉代官话为“洛语”,洛语承袭了先秦时代的“雅言”。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为“雅言” |
魏晋 | 西晋以“洛语”为官话。衣冠南渡后,“洛语”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了金陵雅音(官话) |
唐宋 | “洛语”发展到了最高峰,达到了一字一音,周边国家皆学习洛阳官话 |
元 | 元朝以元大都(北京)的汉语语音为官话,称为“天下通语” |
明 | 历代战乱时期衣冠南渡,使南京话的“中原之音”相对纯正,南京话成为官话 |
清 | 元朝时旧北平话与南京官话相融,并融入满族语音,这样就形成了北京官话 |
A. 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
B. 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
C. 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
D.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1897年,梁启超在《万木草堂小学学记》中指出:“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此义不明,即好学之士亦每以独善其身为主义,而世变益莫之振救,不知栋折榱崩,其谁能免?即不念大局,独不思自保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梁启超将“亡国”与“亡天下”区别
B. 梁启超借顾炎武公民责任观宣扬主张
C. 维新派与顾炎武均一致反对君主专制
D. 梁启超主张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要求
从19世纪60年代起,对于西方列强提出的在华修筑铁路的要求,李鸿章表示“有反对外国追求铁路让与权的企图的责任”,“只有中国人自己创办和管理铁路,才会对中国人有利”,这体现出李鸿章
A. 强烈地排斥西方事物
B. 对近代文明认识不深
C. 觉察到列强的侵略意图
D. 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
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A. 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B. 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
C.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 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