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卖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我...

阅卖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20世纪初,从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另一种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两种见解都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论析历史分期。

请回答:

评述材料中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种或两种观点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观点1:20世纪初,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科技: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出现了垄断组织,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政治:帝国主义的矛盾激化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时无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发展。 观点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结束了资本主义独占天下的局面。 十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运动。 十月革命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 【解析】本题据材料“一种认为,二十世纪初,从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另一种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论述,例如:二十世纪初,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论述时可以从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知识评述观点。注意史论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慈子孝、夫义妻顺、兄友弟悌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父慈子孝作为调节父子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从根本上服从于“父为子纲”。它片面强调“子孝”,否定子女的独立人格,维护了传统家庭中的不平等的尊卑制度。夫权逐渐强化,男尊女卑、夫主妻从等伦理也随之被强化。人一出生便被包围在层层的家庭关系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上以继宗庙,下以续万世。传统的政治以伦理为本位,伦理以血缘为原型,最终的原理是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

——摘编自王苏《试析传统家庭伦理的内容及其特征》

材料二近代以来历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提出了“婚姻革命”的口号。20世纪初,有人用西洋音乐简谱写了一首《自由结婚纪念歌》:“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随着西学的传入,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清末民初的婚姻变化体现了这一点,浙江遂安“近日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也日益见多”。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不同程度批判了传统男尊女卑观念,把妇女问题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问题。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男系制与遗产制》一文,文章建议男女平等地拥有财产继承权,女子也能继承遗产。一战后,欧洲各国离婚增加,中国一些留学生受其影响,亦热衷于离婚。

——摘编自李桂海《略论近代中国家庭的嬗变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家庭伦理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家庭伦理的新变化,并予以评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沉演变,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的。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等等,都相当接近于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基础完满地互相适应,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凝固式长期稳定。

——摘编自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至1895~1905年间,科举制积弊已久,梁启超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袁世凯会同张之洞等地方督抚大员一起上奏朝廷,称“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民间更相率观望”。于是,1905年科举制在内外交困之下走到了历史的尽头。科举被废之后,近代新式学校迅速发展。知识分子逐渐地从封建官僚政治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或通过报刊、学术活动等手段议论国事,影响政治;或进入学堂或出洋留学,但他们的利益被侵害,使其已极少对晚清统治者抱着死心塌地的忠诚了。士绅阶层也把目光和精力投向地方,借清政府开办新政之机,加紧同地方政治势力的联结,发展和壮大自已的力量,直接同清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钱穆先生对此论道:“晚清末年取消……科举制度,而西方民主自由的地方选举,急切间未能学到,于是政治失却重心,实际上握有军权,即握有了政权。”

——据周宁《蓦然回首:废除科举百年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成熟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英国物理学家秦斯说:“物质的基本粒子其运动不像是铁道上平滑走过的火车,而像是田野中跳跃的袋鼠。”该理论

A. 冲破宗教神学束缚

B. 揭示宇宙运行规律

C. 颠覆经典力学体系

D. 深化微观世界认识

 

查看答案

洛克在《政府论》中说:“人们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的关系。”洛克阐述的是

A. 天赋人权思想

B. 人类意识觉醒

C. 信仰自由理论

D. 民主制度诉求

 

查看答案

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称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如图所示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A. 开启了各地文明会合交融历程

B. 导致欧洲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

C. 矛头直指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D. 以人文主义冲击了宗教神权的束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