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共和...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共和,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康有为)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定宪法的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维新”的理由,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改革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仿。 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局限: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维新矣。…”可知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改革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仿。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提出了变法的各种主张。 (2)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资产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也就是经济基础不够强大,还没有发展到建立君主立宪的上层建筑的时候和程度,所以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再有学习日本本身也有问题,日本的君主立宪政体,带有很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有很大的封建残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 法兰西第一帝国

C. 德意志帝国

D. 美利坚合众国

 

查看答案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会议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巴”。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 君主派最终推翻了共和政体

B.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 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 共和制的确立不符合法国国情

 

查看答案

2009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手按《圣经》宣誓就职。根据美国《宪法》第2条第1款规定,总统宣誓就职的誓词如下:“我谨庄严宣誓,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这说明美国总统

A. 对《圣经》负责

B. 对宪法负责

C. 对各州负责

D. 对国会负责

 

查看答案

近代历史上,英国和德国实行了风格迥异的君主立宪制,两者的一致之处是(    )

A. 内阁首脑对议会负责    B. 君主都是国家元首

C. 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D. 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查看答案

美国的开国元勋汉密尔顿说:“美国的繁荣取决于自己的联合。”这说明

A. 美国的经济发展得益于联邦制的形成

B. 美国的联邦共和政体确立于18世纪70年代

C. 美国宪法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D. 美国实行邦联体制有利于经济的繁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