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作出这样的论断: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是发生在资本主...

阅读下列材料: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作出这样的论断: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的地区,而且是所有或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革命。

列宁认为,由于资本的国际联合已经破裂,以及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整个帝国主义链条中出现了薄弱环节,社会主义革命就可能首先在这里取得突破,因此,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革命胜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俄国当时就是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在俄国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完全可能取得成功。

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我想我们应当首先和特别注意这一点。”

——(岳麓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请回答:

1)俄国并不具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两个条件,但十月革命仍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那为什么还说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呢?

(2)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态度给我们什么启示?

 

(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列宁主义的胜利。20世纪初,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形势的发展,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取得胜利的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2)任何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1)首先根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是由列宁主义指导取得的,所以说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列宁主义的胜利。但列宁主义本身被称作“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这是由于20世纪初,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形势的发展,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取得胜利的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2)材料中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说明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应该是批判继承,根据所学可知,任何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 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 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C. 列宁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 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查看答案

(题文)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经济政策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查看答案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暂时的退却”是指

A.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 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 在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D. 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

 

查看答案

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

A. 采取余粮收集制

B. 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 实施新经济政策

D. 颁布新的土地法令

 

查看答案

列宁说: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源是(  )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

C.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D.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所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