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指平民)是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指平民)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专心一志的意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指船和车)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忧恤黔首,朝夕不懈。……举错(同“措”)必当,莫不如画。

—秦始皇二十八年《琅邪刻石》

材料二1973年8月5日,毛泽东作《读〈封建论〉,赠郭老》(指郭沫若)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多行秦政制,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1)指出材料一中的哪些内容符合秦始皇的历史事实?

(2)材料二中的“焚坑事件”指的是什么?毛泽东在诗中认为“焚坑事件要商量”,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1)勤于政务,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和文字,建设水陆交通网道,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确立一整套先进的制度和规范。 (2)事件:焚书坑儒。理【解析】 秦始皇镇压反对派,控制思想,手段野蛮残暴,是对文化的摧残,对政治生活也造成恶劣的影响;但在当时条件下有利于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应辩证地看待这一事件。 【解析】(1)根据材料“勤劳本事”“上农除末”“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等, 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焚坑事件”指的是焚书坑儒。根据材料二的意思,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贽说:“始皇帝,千古一帝也”。唐朝吴兢说:“始皇暴虐,至子而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前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后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

B. 前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后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

C. 前者评价的是秦统一前的秦始皇,后者评价的是秦统一后的秦始皇

D. 以上说法全部都不对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要理解其中关于秦始皇的评论,可能需要依据

A. 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

B. 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

C. 焚书令、秦朝速亡、 科举制度

D. 焚书令、秦朝速亡、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

 

查看答案

嬴政统治时“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突出体现了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权力高度集中

B. 浓厚的部族色彩

C. 秦始皇非常勤政

D. 严格的等级制度

 

查看答案

善于用人是秦王嬴政能够赢得统一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面对六国联合对付秦国的联盟,秦王嬴政采纳了李斯、尉缭的统一方略,该方略是

A. 先灭强大的齐国,再扫除两翼,最后灭韩

B. 远攻近交,首先进攻远方的国家,后灭邻国

C. 先灭弱小的韩国,再扫除两翼,最后灭齐

D. 先难后易,首先进攻强国,后灭弱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四幅关于邓小平的图片:

1)请为这四幅图片确定一个主题。

(2)请根据这四幅图片的线索说一说邓小平在新时期的历史功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