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如铜、铁、洋布等类,皆关民生日用,洋船运迅速,输纳又仅半税,……国税则裁在和约...

“如铜、铁、洋布等类,皆关民生日用,洋船运迅速,输纳又仅半税,……国税则裁在和约,无可议知,以至彼此轻重悬殊,商民交困,财用极绌,丛爵渊鱼之喻,何堪设想?”与之相关的举措是创办

A. 江南制造总局    B. 天津机器制造局    C. 开平煤矿    D. 京师大学堂

 

C 【解析】由“商民交困,财用极绌”可知,这是当时洋务派为了解决关于民生日用方面的这个问题而采取的举措,也就是要选择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选项中的AB都是军事工业,D是关于教育方面的,而只有C属于民用工业企业,故选C,而排除AB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撰写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首次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了世界性高度评价。然而,余秋雨却对“四大发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农耕文化的民族,天文历法理应是第一发明;而中医中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民族而言,重要性也非同一般,应排在第二位,中国的四大发明应首先考虑这两项。这反映

A. 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    B. 中华文明在很长一段时期领先世界文明

C. 深入研究历史可以还原历史真相    D. 从不同角度研究历史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查看答案

(主父偃)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这反映了

A. “大一统”思想初现成就

B. 和平方式是解决王国问题的必然选择

C. 中央集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抓住有利时机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临淄(齐国都城)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农殷人足,志高气扬”;唐朝后期出现了“扬一益二”的现象;明清时期出现了南京等数十座商业城市。这主要说明了

A. 经济重心南移    B. 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C. 国内市场扩大    D. 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查看答案

(题文)(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屠呦哟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20世纪60年代,由于对抗疟疾的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疟疾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此。越南共产党领导人向中国求援。1967年中国启动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有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加。屠呦呦担任该項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領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青蒿素问世40多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2017年,国务院授于屠呦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摘编自《2015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关于屠呦呦的颁奖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屠呦呦成功发现青蒿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用识,简析屠呦呦发现青嵩素的意义。

 

查看答案

(题文)(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7年10月5日,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对“无法无天”的侵略者采取“防疫”措施的演说。但演说发表后,美国六个最大的和平主义团体发起了要求从中国撤军的运动。企业界也给罗斯福施加了巨大压力。从美国的法律观点看,由于中国与日本之间虽然在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但并未正式宣战,因此,美国对中日双方并未援用中立法禁运条款,对日中两国的贸易(不管货物的性质、种类)都是在“一般贸易”交易基础上进行。据美国驻东京商务参赞的估计,在1940年1月,日本进口的金属、原棉、纸浆的40%,石油产品的约50%,废铁的70%,汽车零件的95%都来自美国。罗斯福作为美国总统,在美国企业以大量战争物资喂养日本侵略者方面,当然负有最大的政治责任。美国总统有权以行政命令发布局部或全部禁运令,或执行严格特许证制度,但罗斯福在很长时间内,对日本的禁运问题举步艰难、踯躅不前。

——摘编自邓蜀生《罗斯福对华政策经纬》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七·七事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七·七事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