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代,江南户口多而租调可观,此时遂...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代,江南户口多而租调可观,此时遂有了漕运问题。……开元二十二年,裴耀卿为江淮河南转运使,凡三岁,运米700万斛,缓解了京都长安供应紧张的情形……直到安史之乱,唐室(中央政府)遂专赖长江地区之维持国脉,至河北、山东藩镇割据,租税不入中央,唐室财政更为依赖南方,此时由长江入黄河之漕运,遂成为军国重事。

    唐代的国都在关中的长安。关中虽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汴梁的疏浚停顿了八年,造成水上运输极为困难,载重粮船无法通行。

    刘晏的“缘水置仓”法使“舟车既通,商贾往来,百货杂集,航海梯山,圣神辉光,渐近贞观、永徽之盛”。

    《通典·漕运篇》亦云:天宝中,每岁水陆运米二百五十万石入关。此可谓唐代漕运的极盛时期。

    到宣宗大中年间,每岁漕运米至渭仓者,只十余万斛而已。可说是唐代漕运之衰落时期,直至唐亡。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漕运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漕运改革的影响。

 

(1)长安粮食供应紧张;安史之乱,唐朝政府财政紧张,财政更加依赖南方; 安史之乱后,原有水运河道堵塞。 (2)漕运改革推动了唐朝的南北贸易,密切了南北的联系,进一步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漕运与唐朝的兴衰密切相关;漕运改革缓解了唐王朝危机。 【解析】(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由材料中的“裴耀卿为江淮河南转运使,凡三岁,运米700万斛,缓解了京都长安供应紧张的情形”、“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再结合长安地处西部,开发较早,这时已经出现了过度开发的问题可得出长安粮食供应紧张;由材料中的“直到安史之乱,唐室(中央政府)遂专赖长江地区之维持国脉,至河北、山东藩镇割据,租税不入中央,唐室财政更为依赖南方”可得出安史之乱,唐朝政府财政紧张,财政更加依赖南方;由材料中的“安史之乱以后,汴梁的疏浚停顿了八年,造成水上运输极为困难,载重粮船无法通行”可得出安史之乱后,原有水运河道堵塞。 (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由材料中的“舟车既通,商贾往来,百货杂集,航海梯山,圣神辉光,渐近贞观、永徽之盛”可知漕运改革推动了唐朝的南北贸易,密切了南北的联系,进一步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由“直到安史之乱,唐室(中央政府)遂专赖长江地区之维持国脉,至河北、山东藩镇割据,租税不入中央,唐室财政更为依赖南方”、“天宝中,每岁水陆运米二百五十万石入关。此可谓唐代漕运的极盛时期”漕运改革缓解了唐王朝危机;“宗大中年间,每岁漕运米至渭仓者,只十余万斛而已。可说是唐代漕运之衰落时期,直至唐亡”可得出漕运与唐朝的兴衰密切相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信息序号

代表人物

材料或观点

1

马克思

马克思认为,达尔文的著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依据。”

2

严复

19世纪末在翻译《天演论》时,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

3

高尔顿

在《世袭天才》中指出,必须让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选择继续发挥作用, 以防止人种退化. 但是, 如何才能防止人种退化的争论却衍生出两种政治哲学: 一种是贵族主义…….另一种是平均主义。

4

张功耀

在《达尔文进化论革命的意义》中指出,进化论应用于社会研究形成了“达尔文主义的社会学①”这种学说认为, 有竞争的社会才会有进步, 社会进步也是一个自然史过程; 社会政治制度也有一个适者生存的问题, 因此, 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终极社会模式。

5

程倩春

在《论达尔文进化论的生态思想及其意义》中指出,“达尔文明确提出,把一切生物都归在所谓‘自然系统’之下的这一伟大事实,如果根据神创说,是完全不能解释的。……使他成为科学史上将自然主义原则贯彻到底的第一人。”

6

 

爱因斯坦

在《科学与宗教》中指出,我以为科学不仅替宗教的冲动清洗了它的拟人论的渣滓,而且也帮助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能达到宗教的精神境界。 

 

注释:①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将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的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理论。它认为穷人是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不应予以帮助;在生存竞争中,财富数量是成功与否的判定标准。在对待社会的问题上,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政策的哲学基础,社会达尔文主义在20世纪衰落,因为生物学知识和文化现象知识的领域不断扩大,足以驳斥而不支持其基本信条。

结合两条以上信息,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鲜明,史论一致,结构严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根据市场经济模式的划分标准及其特点,当今全球市场经济可划分为以下三种主要模式。

美英模式,即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它强调个人和企业自由创业、自由发展、自由竞争、自由经营,任凭私人利益在微观运行中自行调节,推崇利润至上的企业经营目标。由于没有统一计划,政府干预经济的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性较差,经济政策往往是解决短期经济问题的应急措施。当强调经济自由主义的政府执政时,就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而当强调干预主义的政府执政时,就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范围和强度。

日本模式,即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该模式强调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并重视企业利益,它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份额和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国家的计划主要借助于中长期计划来实施。由于有统一计划指导,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协调性较强。政府和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协调也有相应的渠道和制度来保证。国家的计划制度一般不受政府变更的影响,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之中,经济计划实际上已经制度化。

中国模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也叫“以公有制为主的综合市场经济模式”,它是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一种特有的模式。中国模式以转轨时期的经济和特有的思想文化背景等因素为根本立足点,既强调市场机制的积极功能,又重视各种社会性因素对市场的作用,综合吸收了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理论研究方向、经济方法论、市场培育体系和市场具体操作方法等方面的成果。

(1)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几种典型市场经济模式的相同点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并分析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的原因。

(2) 国家(计划)或是市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扮演何种角色,实际上成为划分和评定经济模式的一个基本标准。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中国宋代书法家崇尚意境,如草书具有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的特点;毕加索的著名绘画《格尔尼卡》,反映了毕加索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材料可以印证以下哪一种艺术观点?

A. “没有艺术的历史,只有人的历史。”

B. “艺术乃德行的宝库。”

C. “艺术并不超越大自然,不过会使大自然更美化。”

D. “艺术与科学既不同而又互相关联;它们在审美的方面交会”

 

查看答案

下列材料反映了各国GDP的变化情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美国

苏联

日本

欧洲(德法英意)

中国

1970年

10,383,00(1)

4,334,12(2)

2,029,68(4)

6,199,99

915,06(8)

1979年

25,622,00(1)

9,016,16(3)

10,071,73(2)

22,641,88

2,631,90(8)

括号里的数据体现了各国GDP的世界排名,欧洲四国各占一名次

 

 

A. 欧洲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C. 苏联成为唯一与美国对抗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

D. 经济建设上的“左倾”导致中国经济发展趋缓

 

查看答案

移民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例如15世纪以后的几个世纪内欧洲大量人、口自愿迁往美洲新大陆;19世纪美国西部开发阶段东部人口大规模向国家西部迁移;20世纪初在政府的鼓励下俄国大量人口自愿迁往东部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山、西伯利亚、南部草原地区和森林草原地区等地区。三次移民的共同特点在于(      )

A. 政府的鼓励和动员作用    B. 世界市场形成的结果

C. 推动迁入地经济的发展    D. 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