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均田令开始,到唐玄宗李隆基于天宝十一年...

从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均田令开始,到唐玄宗李隆基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下令禁止农地买卖和抵押结束,近130年内共有五个皇帝(含大周皇帝武则天)发布九道诏书,都是禁止农地买卖的。据此可知当时

A. 君主专制加强

B. 流民问题严重

C. 土地兼并普遍

D. 小农经济稳定

 

C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强调的是土地方面的措施,与君主加强无关,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下令禁止农地买卖和抵押结束”可知土地买卖不是流民问题,故B项排除;据材料中“近130年内共有五个皇帝(含大周皇帝武则天)发布九道沼书,都是禁止农地买卖的”信息可知反映了当时土地兼并普遍,阶级矛盾激化,故C项正确;当时土地兼并普遍,威胁到小农经济的稳定,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考工记》中提到:“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车轴端)三尺有三寸也。加轸(车厢底部的横木)与轐(车厢与车轴间的木块)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这表明在当时手工业生产过程中

A. 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内部分工

B. 为满足市场需求采取定制生产

C. 冶铁技术进步促进了工艺发展

D. 采用标准化生产并兼顾人性化

 

查看答案

1969年11月,尼克松提出“鼓励并期望将逐渐由亚洲各国自己来处理国内安全问题”。美国将继续发挥在亚洲的重要作用,但必须“避免采取那些会使亚洲国家依赖我们以致把我们拖人像越南那类冲突中去的政策”。这表明

A. 日本的崛起影响美国亚洲战略

B. 美国逐渐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

C. 尼克松主张实行对外战略收缩

D. 不结盟运动兴起冲击两极格局

 

查看答案

二战后美国社会舆论研究机构曾定期开展这样的民意测验:“您预测在未来25年内会发生战争吗?美国应该承担保卫和平的责任吗?”做出肯定回答的被调查者在1945年占32%,在1946年占41%,而到了1947年则达到63%。这反映出

A. 战争爆发的危险日益迫近    B. 美苏意识形态的对抗日趋加剧

C. 美民众的道义感日益增强    D. 美国保卫和平的呼声日益高涨

 

查看答案

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 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 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查看答案

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