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对于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 A.《希腊史》(格罗特著) B...

对于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

   A.《希腊史》(格罗特著)                   B.影片《特洛伊》

    C.油画《帕里斯的裁判》                  D.《荷马史诗》

 

D 【解析】格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史学家,他的《希腊史》是根据之前有关特洛伊战争的文献写作而成,属于第二手史料,B、D项属于影视、艺术作品,有主观加工的成分;公元前12世纪末,特洛伊战争爆发。到公元前8世纪,荷马把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短歌、传说整理加工,创作了《荷马史诗》。因此《荷马史诗》作为记录特洛伊战争的作品更为可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 公元前5世纪初

B. 公元前5世纪末

C. 公元前6世纪初

D. 公元前6世纪末

 

查看答案

一位古希腊人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在其著作中记述了希波战争的始末。他是(    )  

A.伯里克利           B.希罗多德           

C.柏拉图             D.罗马

 

查看答案

(题文)(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代徭役原有里甲正役、均徭和杂泛差役。其中以里甲为主干,以户为基本单位,户又按丁粮多寡分为三等九则,作为编征差徭的依据。这种徭役制的实行,以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广泛存在及地权相对稳定为条件。明中叶后,土地兼并剧烈,地权高度集中,加以官绅包揽、大户诡寄、徭役日重、农民逃徙,里甲户丁和田额已多不实,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商品经济发展,货币的作用日益上升。

材料二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后,开始全面推行一条鞭法。主要内容包括:(1)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仅据部分清丈的结果,就增加了土地2.8亿亩,使不少地主隐瞒的土地缴了税。(2)统一赋役,限制苛扰。实行一条鞭法以后,全部简并为一体。将役归于地,计亩征收;把力役改为雇役,由政府雇人代役。由于赋役统一,各级官吏难以巧立名目。(3)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不按实物征课,省却了输送储存之费;不由保甲人员代办征解,免除了侵蚀分款之弊,使征收方法更臻完善。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条鞭法实施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一条鞭法实行的作用。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2年1月,孙中山令内务部编印新历书,其特点有三:一是新旧历并存;二是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三是旧历书上吉凶神宿一律删除。民初改用阳历,改变清廷的“正朔”,与世界历法接轨,这在当时许多人看来是非常自然的,没有引起太大的异议。采用阳历而不废阴历,乃是为尊重民众习惯和民族文化传统采取的折衷办法。阴历与中国农业社会的农业生产、经济组织、商业利益及民俗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如果中国以农立国的基本社会形态不改变,要根本变革这种民俗文化,显然是不可能的。

国民政府北伐成功,为显示自己是新的革命政府,改变北京政府的正朔:由阴阳历并用,改为专用阳历,并将阳历定为国历,而将阴历视为旧历、废历。1928年后,南京国民政府依靠政治强力进行废除旧历运动。其推行的结果,使阳历更加流行,取代阴历在社会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民间的契约、房租、商家结账等,逐步改为阳历办理,确实是社会进步的表征,但这场运动并没有彻底改变阴阳历并行的格局。同时,由于政府推行策略上的偏激、民众沿用旧历习惯的顽固、以及旧历代表的民俗文化的深厚,导致了政府与民众在历法问题上的直接对峙与暴烈冲突。

    ——摘编自左玉河《从“改正朔”到“废旧历”——阳历及其节日在民国时期的演变》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格局被逐渐突破。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闽、粤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促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被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如江南原为粮食丰裕地区,宋元以来有“苏湖熟,天下足”之民谚,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致使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湖广、四川等地大量输入,民谚也变为“湖广熟,天下足”。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使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结构被与商品生产密切相关的经济作物以及加工这些经济作物的手工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结构所替代。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自唐宋以来,东方世界便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以同源文化、同质制度为根基的亚洲经济圈。所谓“中央文明”或“中央帝国”,绝非仅仅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国对东亚国家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中国很少利用自己的宗主地位和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奴役和掠夺体系内的朝贡国;大多数时候,朝贡在经济上是无利可图的,甚至成为王朝的负担。在封建权贵资本体系支配下的朝贡贸易是一种内敛型体制,以“德治”为维系手段。

——摘编自张明之《从朝贡体系到条约通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朝贡体系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