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读《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这一变化表明...

读《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这一变化表明    

A.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经济主体

C.农轻重的结构得到优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观察表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变化,可知从1978年至199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逐步减少,集体工业所占比重增多,城乡个体工业与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从无到有,这归结于经济体制改革,即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故选A。我国仍然是以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经济主体,排除B;题干没有涉及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21世纪初,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民营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C. 官府控制民窑生产

D. 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题文)2008年,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其新书《后美国世界》中指出,“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权利大转移”,“阔步迈向一个‘后美国世界’,许多国家和个人,都在对它进行塑造,为它确定方向”。材料表明

A. 作者否认了美国的相对衰落

B. “后美国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C. 美国已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D. 美国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查看答案

1957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坚定地表示;“我们绝不能被吓倒……我们必须在这一领域采取积极的行动,以确保广阔的自由贸易区比狭窄的六国市场更具有吸引力。”井且,英国一直声称不能“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欧洲大陆国家”。这说明当时英国抵制加入欧共体,其原因不包括

A. 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B. 对欧洲体化的怀疑

C. 难以割舍的大国情怀

D. 三环外交的制约

 

查看答案

以下是1933年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表。此表最能说明当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1/3

外贸缩减

70%

69.1%

50%

60%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3000万

 

 

A. 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

B. 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

C. 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D. 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

 

查看答案

据《世界文明史》:1540年前后,“由于墨西哥、玻利维亚和秘鲁开采的白银大量输入……结果造成(欧洲)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和工资上涨到如此惊人的程度”。导致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垄断组织的出现

C. 工业革命的开展    D. 世界市场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