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政府要求各地土司(指边疆官职)子弟进入国子监读书,学习儒家文化和礼仪;强制要...

明清政府要求各地土司(指边疆官职)子弟进入国子监读书,学习儒家文化和礼仪;强制要求土司应袭子弟就近入官学(或司学、儒学)读书,否则就不准承袭土司之职。这些做法

A. 促进了土司阶层对国家的认同感

B. 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剧

C. 提高了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

D.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

 

A 【解析】明清政府要求各地土司子弟必须学习儒家文化和礼仪,这是在培养土司的国家认同感,故A项正确;这一措施是在缓和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故B项错误;接受教育的是土司子弟,不是少数民族民众,故C项错误;地方分裂的基础是经济,材料未涉及,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这种权力运作方式

A. 使地方决策方式发生异变

B. 有效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

C. 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

D. 体现地方权力间的分权与制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统计:唐开元以前的官民比例约为1:2460,宋朝皇祐前则约为1:929。唐宋官民比例的变化

A. 说明官员定额渐趋正常

B. 表明宋代官僚机构庞大

C. 推动科举制度不断完善

D. 反映唐代政府效率低下

 

查看答案

“收敛藩镇,权归于上,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欲专大利而无受其大害,遂废人而用法,废官而用吏,禁防纤悉,特与古异,而威柄最为不分。”材料描述的是

A. 秦朝统一后推行的郡县制

B.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现象

C. 北宋解决地方割据的措施

D. 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

 

查看答案

下表为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科举制度的影响

B.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 分散相权的需要

D. 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查看答案

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署名。出现这种变化表明

A. 民族融合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

B. 唐代旧的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

C. 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

D. 唐代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