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一些乡镇、街道名称纷纷改为红旗、红星、东方红等,以至于邮...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一些乡镇、街道名称纷纷改为红旗、红星、东方红等,以至于邮电、交通业都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改名之风又起,如徽州改为黄山市、思茅市改为普洱市、大庸市改为张家界市等。材料主要反映了

A. 经济观念改变历史传统

B. 政治变革制约城市命名

C. 时代变迁影响地名变更

D. “左”倾思潮死灰复燃

 

C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料中的改名之风并非是传承历史文化,而是适应形式变化,故A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主要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材料信息未体现,故B项错误;据材料“国内一些乡镇、街道名称纷纷改为红旗、红星、东方红等”和“近年来,改名之风又起,如徽州改为黄山市,思茅市改为普洱市,中甸改为香格里拉,大庸市改为张家界市,甚至有的地方为改名为‘夜郎’而争吵”可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未还原历史真貌,而是适应新的发展,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主要为长袍、马褂、中山装及西装等。就全国范围来说,马褂、长衫,尤其是长衫,仍然是一种最普遍的服装,并与同时流行的学生装、西装等并行不悖。”材料主要反映了

A. 着西装已成为普遍现象 B. 刻意保存传统文化精华

C. 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D. 着装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查看答案

1997年至2001年,我国的股份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从7.2万发展到30多万家,截至2002年底,上市公司已达1270家。这一时期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说明我国

A. 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B. 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

C. 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加快

D.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查看答案

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不想饿死的农民在一起赌咒发誓,签下分田到户的“生死契约”,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起点。他们的这一举动

A. 超越了我国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B. 是政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C. 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D. 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查看答案

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率每年分别约为3.8%18.7%。这反映出一五计划

A. 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B. 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 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 经济工作中存在着严重冒进倾向

 

查看答案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