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耕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
①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 ②自由劳动者的出现 ③市场的存在 ④雇佣关系的出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根据下图纸币铜版拓片,可以判断( )
①北宋时益州商品经济发达 ②它的出现会大大促进商业的发展 ③其发行权最早由交子务掌握 ④益州富商经济实力雄厚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下列关于草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草市是一种民间贸易形式 B. 有利于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具有自发性 D. 不受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
“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元代“海漕之富”的是( )
A. 汪大渊随商船出海旅行 B. 置中书省统辖全国政务
C. 马可波罗赞大都繁华 D. 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古代中国城市的商业活动突破了地域和时间限制是在( )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隋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农业问题一直是苏联战后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他根据在苏联的乌克兰地区农民传统种植玉米和美国农场种植玉米成功的经验,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玉米种植。但玉米属于喜高温高湿的作物,而高寒的西伯利亚不适宜玉米的生长。他不顾苏联东西部气候差异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苏联的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53年为550万公项,1956年达1 640万公项,1962年增至3 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而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产条件不适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高,质量也很差。由于采取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导致垦荒地区地力耗尽,垦荒运动被迫停止。
——摘编自《赫普晓夫执政史》
根据材料,指出赫鲁晓夫种植玉米的运动给苏联农业造成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