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洪迈在《容斋四笔》中记述了宋代所流行的《得意诗》中的“金榜题名时”与《失意诗》中的“下第举子心”。这反映了
A. 科举对士人价值取向和文化心态的引领
B. 宋朝对科举及第者以很高的地位和待遇
C. 宋代社会中形成了崇尚读书的良好风气
D. 宋代科举制度向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开放
(题文)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抓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忧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这一变化
A. 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B.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 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
D. 增强了唐政府的边防实力
三国时期,孙权要吕蒙多读书。吕蒙读了一段时间后,鲁肃对吕蒙关于时局的分析,大为钦佩,并说吕蒙“非复吴下阿蒙”。根据以上所述吕蒙可能读的书是
A. 《诗》、《书》、《礼》、《春秋》
B.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C. 《孙子》、《左传》、《史记》、《汉书》
D. 《周易》、《老子》、《庄子》、《孙子》
(题文)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农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
A. 官员选拔利于国家管理 B. 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
C. 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 D. 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而同一时期古希腊梭伦改革也正在进行中。中西方这两次改革的共性
A. 都是商品经济的结果
B. 都是自下而上的改革
C. 涉及的领域都比较广泛
D. 都冲击了贵族的利益
(题文)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北方文学则与南方文学形成了鲜明对比。下列能够体现先秦时期北方文学特点的是
A. 《离骚》
B. 《诗经》
C. 《庄子》
D. 《二京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