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龚育之认为“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薛暮桥认为“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二者都( )
A. 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
B. 全面分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影响
C. 认识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前瞻性
D. 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符合中国国情
(题文)“一五”计划期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正式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各省、市人民政府的财经委担负计划任务,综合编制自身计划,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导;而区、市财委的计划局受同级财委和上级计划机构的双重领导。这一体系的形成
A. 使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
B. 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
C. 为工业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D. 成为国家机构改革的开端
“它实现了(现代中国)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和社员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社员私有的土地无代价地转为集体所有。”据此判断,“它”
A. 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要求
B. 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C.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A. 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B. 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 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
D. 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人们用如下情景描述20世纪30年代的境况:一把写着“提倡”的残破扇子,扇子写着“实业”的燃烧着的蜡烛,此情景含义是( )
A. 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企的排挤
B. 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潮流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方兴未艾
D. 民族工业走向衰败不可避免
关于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财产,荣德生在1945年的《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中写道:“没收的大批敌伪产业,原皆我国人民血汗,被敌攫取,……但日本纱厂接收后,全部改为国营。”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 B. 国民党应把接收的财产归还日本
C. 官僚资本出现恶性膨胀 D. 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陷入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