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章太炎在报纸上刊登征婚广告,明确提出了五条标准:女方是鄂籍(湖北)人;大家闺秀,性情开放;要通文墨,精诗赋;双方平等,互相平等;夫死可嫁,亦可离婚。该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
A. 出现新的征婚方式,传统的婚姻观念发生变化
B. 征婚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的求偶方式,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C. 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1920年全国报界联合会通过《劝告勿登有恶影响于社会之广告与新闻案》指出:“如奖券为变相之彩票,究其弊端可以凋敝民力而促其生计,且引起社会投机之危险思想。又如春药及诲淫之书,皆足以伤风败俗,惑乱青年。此种广告,皆与社会发生极大之恶影响,而报纸登载,恬不为怪。”这反映出当时
A. 政府立法整顿,规范广告业秩序 B. 民族危机加深,报业界抵制外货
C. 报刊业发展迅速,广告比重加大 D. 缺乏有效管束,广告业乱象丛生
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这一市场,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人人心 B. 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C. 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 D. 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中国传统民居特别重视墙高、门窗严实等条件,而现代居室则注重方便、采光、采暖、通风等要素。下列与这一变化无关的是
A. 自我封闭意识被打破
B. 科技水平提高
C. 社会治安改善
D. 传统审美标准被彻底抛弃
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 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C. 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 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
1900年前后的上海、天津、汉口等租界区域,一些中下层人士热衷于“紧身窄袖半洋装”和“马夹密门绸纽扣”;知识分子与买办阶层则青睐于“金丝眼镜雕毛扇,窄袖衣衫阔领头。品海香烟龙角嘴,包车钻戒诩风流。”这表明当时
A. 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B. 阶层等级观念逐渐淡化
C. 开放程度影响消费观念
D. 国人服饰发生根本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