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三大改造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国营企业改革
下图是1949~1957年上海工业发展状况统计图。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 上海重工业的增长率低于轻纺工业 B. 突出体现“一五计划”建设的特点
C. 上海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得到了改善 D. 说明上海工业经济的发展明显好转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最重要的进步作用在于
A. 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局面 B. 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C. 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 D.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曾参师从于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曾经说他虽然天资不高,却非常努力;虽没有许多言论,但他却在自己的德行上很用功。孔子去世前将孙子子思托付给了曾参,因此曾参也被看做是孔子的继承人。他参与编制了《论语》并著写了《大学》,传承了孔子的孝悌之道和忠恕之道。曾子认为“孝”的核心虽仍以父母为主,但由于儿女是带着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去行事,所以只要违反任何道德规范,都是不孝的表现,因此他认为“修身”就是让一个人知晓道德规范。国家治理要求统治者能够在家庭内部实现“孝”“悌”“慈”,如此能上行下效,形成一定的感化效应;同时,还要运用“忠恕”之道,了解民众的意愿,创造条件让民众也能实现各自的意愿,进而实现国家治理、天下太平。快言之,“齐家”“治国”“平天下”,无非是以“孝”“悌”“慈”为根本,通过用“忠恕”之道,将“孝”“悌”“慈”等各种道德规范在家庭、国家、天下层面充分实现出来。
——摘编自褚斌杰主编《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等
(1)根据材料,概括曾参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曾参成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原因。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51~1856年,巴黎的人口约从95万增加到113万,当时的巴黎环境非常恶劣,城中的古老建筑旁到处是破旧的木棚,道路仍然是曲折蔓延,房价和房租不断攀升,而工资水平却基本未变,市民的居住问题大大恶化,穷人住房难更是成为头痛的大事。对此,市长奥斯曼实施了巴黎住房改革。奥斯曼借旧城改造折迁破旧街区,与此同时,与公司合作,在融资后将巴黎城郊的一些村镇收归国有,并用这些土地修建住房,一部分用于补偿给拆迁户,一部分租赁给无房的市民。为保障低收入租户的利益,立法规定,免除贫困房客的房屋税。奥斯曼在任的17年,共有19730座房屋、120000所住处被拆毁,但被34000座新房和215300处新住宅所取代。尽管被迫迁出的人对这种强制性迁移十分不满,但这个模式后来还被英、德等国采用,改革者们奋力斗争,争取地产国有化,争取国家对住房实行监督,等等。
——据朱明《奥斯曼时期的巴黎城市改造和城市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奥斯曼巴黎住房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奥斯曼巴黎住房改革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通过解读材料推导结论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下列对三组材料的推论均有不当之处,请选择其中一组,指出结论的不当之处,并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当之处”产生的主要原因。
|
材料 | 结论 |
1 | “修昔底德陷阱”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它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 大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
2 |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是中国“文革”的时候,与此同时,美国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先从学生运动开始,后来变成全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美国的群众运动有一个大的背景,冷战延续到那个时候,大家有些厌倦。如果不认同冷战中一切以“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那么打越南是没有道理的。这场运动与以前不同,与经济诉求没有关系。 | 中国的“文革”跟美国的群众运动是一致的。 |
3 | 但丁反对中世纪的“教会至上论”,他在《神曲》里写道:“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今日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她自己和她所抱着的都弄污秽了!” | 但丁是近代早期反对宗教的人文主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