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A.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 “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 “粮补机补肥补助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致北洋政府财政部的信中指出:“今则外商烟厂林立于内地,就地行销,俱无征稅……敝公司烟草既纳进口正税复纳子口半税、杂捐、附加等税,负担既重,成本加多,虽出品优美,诚难与外货竞卖。”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资金短缺
B. 外商企业享有不平等条约的保护
C.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性质
D. 民族工业与外商企业的不同等待遇
(题文)下列选项,对下表的正确解读是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情况
| 1890年 | 1908年 | 1920年 |
市场商品总值(单位:亿两) | 11.74 | 22.99 | 66.10 |
市场商品中洋货所占比重(%) | 12.09 | 21.64 | 12.84 |
A. 市场商品总值增长主要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
B. 洋货所占比例的上升是因为上海等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C. 市场商品总值增长最快时期主要是由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D. 洋货所占比重下降是因为抵制洋货、使用国货运动的开展
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是
A. 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
B. 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C. 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
D. 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
1875年,中国在正当的进出口贸易中仍处于出超,出超额近111万两白银,但此后逐步转为入超。到1885年,入超约2320万两白银,1905年入超额扩大到9416余万两白银。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A. 出口总额锐减
B.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关税税率下降
D. 政府放宽兴办实业的限制
19世纪中后期,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很少种植棉花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在这些地区
A. 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B. 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
C. 传统土地制度受到冲击
D.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