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 民贵君轻    B. 重农抑商

C. 施行仁政    D. 闭关锁国

 

B 【解析】 试题 “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主张要将农民约束在土地之上,这样社会才会安定。这是重农抑商的理论依据。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民贵君轻的信息,排除A;施行仁政和题意无关,排除C;闭关锁国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宋时,杭州城市各街巷,到处散布有茶坊、酒肆、面店、财帛、绒线、酒酱、粮米等商店,所售货品极为丰富繁多,商贩顾客往来不绝。大商店的交易额更是惊人,“如遇买卖,动以万数”,“又有府第富豪之家质库,城内外不下数十处,收解以千万计”。材料主要表明当时的杭州

A. 政治色彩已经消失殆尽

B. 已经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商业非常发达

C. 商业活动已经不受政府的监督

D. 商业兼并之风盛行

 

查看答案

明万历年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流动人口众多 制瓷业发达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有学者统计发现:1570--1644年美洲通过欧洲转手运到东方的白银大约有8000吨,除去流入印度和奥斯曼外,其中大部分流入了中国,估计约有5000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主要是因为:

A. 中国放弃了海禁政策

B. 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

C. 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 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贤明的统治者都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如北魏颁布均田令,给农民分配露田、桑田;唐贞观年间,统治者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明清统治者减免赋税、官府提供耕牛和种子。上述史实说明

A. 统治者和农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 推行均田制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C. 重视农业是为了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D. 自耕农是封建王朝稳固政权的基础

 

查看答案

学者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 周朝王室的衰落    B. 礼乐制度的崩溃

C. 铁犁牛耕的出现    D. 宗法关系的疏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