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芝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此规定
A. 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B. 满足了农民的愿望
C. 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D. 实现了社会的公正
下列言论与“中体西用”思想不相符的是
A.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也
B. 天不变,道亦不变
C.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D.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题文)1877年,对西方持否定态度的刘锡鸿作为副使出使英国,抵达伦敦两个月后,他对英国政治评价道:“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応(应)之事。”据此分析,刘锡鸿
A. 肯定了英国政体中体现的民主和法治
B. 主张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进行全面批判
C. 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和儒家价值观
D. 从反对学习西方向支持学习西方制度转变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近代中国持有上述观点的是
A. 林则徐
B. 张之洞
C. 康有为
D. 李大钊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求,必先练兵;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这主要表明清延中部分官员
A. 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B. 强调学习西学应循序渐进
C. 反对清廷固守传统的做法
D. 对西方的认识仍较为肤浅
鸦片战争前,国人认为西学是“所格之物皆器数之末”;鸦片战争后,魏源等人主张“师夷长技”。这一变化表明
A. 有识之士对西学的态度渐趋务实
B. 师夷长技成为社会共识
C. 清王朝对列强的恐惧感逐渐增加
D. 儒学正统地位开始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