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A. 新兴地主
B. 立功将士
C. 没落贵族
D. 富裕农民
伯利克里在演讲时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
A. 雅典民主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
B. 应该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
C. 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
D. 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马可·波罗行纪》描写日本时说:“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拢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
材料三
材料四“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以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依据材料一、二,简要指出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依据材料三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有哪些?
(2)依据材料四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所产生的影响。并简要评价殖民扩张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792—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来华概况简表
| 英国使团准备 | 清政府态度 |
祝寿礼物 | 天文仪器、地球仪、望远镜、秒表;战舰模型、毛瑟枪、连珠枪;有关城市、教堂、城堡、陆战与海战、船坞、赛马等写生画。 | 被视为“奇巧”之物未被重视;戏剧性的是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这些礼品安静地躺在园内一角落里,其后,又被英军带回英国。 |
具体要求 | 准英商在舟山、宁波、天津贸易;在舟山附近指定一小岛,供英商停泊、居留、存放货物;粤海关除正税外,悉免其他一切税收,中国应公布关税则例,以便遵行;准在北京常驻外交使节等。 | “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借外洋货物以通有无。” |
——据(法)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说明英国使团马戛尔尼来华的主要目的。
(2)最终马戛尔尼无功而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并谈谈你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夜深方归也。
——《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中国全史·商贾史》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并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商帮衰落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材料二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在投入现代的机械动力和化肥以前)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的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西奥多·舒尔茨《传统农业的改造》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有利于和不利于自耕农经济存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