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匠籍制度规定,“匠不离局,每日绝早入局,抵暮方散”,在官吏、头目、堂长等监视下工作,“务要造作如法,工程不亏,违者随即究治”。这一制度
A. 保证了手工产品的质量
B. 束缚了生产者的创新力
C. 提高了工匠的社会地位
D. 有利于民营手工业发展
据史料记载:“今(唐代)所货木棉,特其细紧者尔。当以花多为胜,横数之得一百二十花,此最上品。海南蛮人织为布,上出细字,杂花卉,尤工巧。即古所谓白叠布。”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 商品经济十分发达
B. 纺织业技术分工细
C. 纺织工艺水平较高
D. 棉花种植波及南北
宋元时期,江浙地区的稻农发明了一种耘田的工具“耘耥”,“既胜耙锄,又代手足”,而明清时期江南许多地区农民则弃而不用,以两手耘田,匍匐禾间,膝行而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
B. 社会体制制约技术传播1
C. 官营手工业的封建性
D. 商品经济对技术的限制
宋朝诗人张来在《阜谣》中写道……楚天万里无纤云,早气塞空日昼昏。土龙蜥蜴竟无神,田中水车声相闻。努力踏车莫厌勤,但忧水势伤禾根……材料描述的工具是
A. 曲辕犁
B. 筒车
C. 水排
D. 翻车
据史料记载,自永嘉到元嘉年间(公元313年~公元450年),北方南迁的人口约90万,迁至今江苏及浙江的最多约有30万;湖北6万;江西、湖南各有1万,此外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也有一些移民迁人。据此判断这一时期
A. 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
B. 南方的自然资源日益丰富
C. 南方经济开发具有人力资源
D. 南方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
自文、景以后,汉代土地“买卖由己”成交后,要订立“契约”,注明买卖时间、土地方位、亩数、地价、双方姓名及中间人签字等。这现象说明汉代
A. 土地产权私有已合法化
B. 国家严格控制士地买卖
C. 农民失地现象非常严重
D. 小生产者利益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