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政时期,罗斯福的举措在美国国内引发尖锐的认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政时期,罗斯福的举措在美国国内引发尖锐的认知冲突,现列举如下:

 

主要派别

对新政的认识

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

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

激进的左派

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多数民众

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材料二 中国不同时期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时间

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1945年2月

(新政)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了人民购买力,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代替了快要到来的反法西斯战争,创立了使美国成为全班民主国家大兵工厂的准备工作。

20世纪50-60年代

(新政)是彻头彻尾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东西,具有很强的法西斯性质,新政的改良措施对工人阶级的让步有很大的欺骗性,不利于革命,是历史的反动,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消极作用。

1990年

(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

 

 

“历史”一词有双重内涵,一是常识意义上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即客观史实;二是对这些事情的记载、考订、叙述,即历史解释。请根据上述材料,围绕“客观史实与历史解释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观点简明,论述须有史实依据)

 

评分标准 等级 评分说明 一等 综合运用材料得出观点,观点合理;准确,运用史实和材料进行论证,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二等 能基本运用材料得出观点,观点基本合理;能基本运用相关史实和材料信息,史实较准确;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 观点不合理;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逻辑关系不清。 答案示例: 示例1: 观点:对客观历史的解释会因为解释主体的不同而呈现差异。 论述:罗斯福新政兴办公共工程,制造了就业机会,有利于失业民众摆脱生活的困境;同时罗斯福政府还将救济转变为政府的职责,使得政府对下层民众的救济在动机上具有强制性、在对象上具有广泛性、在救济内容上具有保障性,因而得到下层民众的广泛认可。另一方面,罗斯福新政限制工农业的生产规模,干预了企业主和农场主的经营;同时,政府允许工人组织工会,大大增强了工人同资本家谈判的能力;再次,政府开支大量增加,实际上增加了税收负担,因此富裕群体的直接利益在新政当中一定程度上受损,所以该群体对罗斯福新政的认知往往偏于负面。 总之,客观性应该是历史解释追求的方向,但解释者主体的价值观念、政治立场、个人气质、问题意识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解释的客观性。 示例2: 观点:对客观史实的历史解释会受到认识者所处时代背景的影响。 论证:1945年2月中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中美两国同属于世界反法西同盟国家,美国对中国提供大量的经济与军事援助,提高了美国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中国对罗斯福新政持赞赏与褒奖态度;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处于世界冷战格局下,美国长期敌视中国,加上国内“左”倾错误发展,因此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与政治偏见。1990年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并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因此中国充分肯定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 总之,时代发展会使得认识主体的理论观念、既有的认知基础等认知能力和所面对的社会环境等内外因素都发生变化,因此对客观历史的解释也会发生变化。 示例3: 观点:客观历史是惟一的,但历史解释是多元的,且会发生变化。 论证:(略) 【解析】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新政时期罗斯福的举措在美国国内就引发了尖锐的认知冲突,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激进的左派和多数民众,均从各自立场对新政作出不同的评价,据此可以得出“对客观历史的解释会因为解释主体的不同而呈现差异”的结论。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中国在不同时期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不一样,1945年时给予肯定评价,20世纪50-60年代给予否定评价,而在1990年代,又能从中得出计划与市场只是经济调节手段的认识,说明不同时期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评价,受评价者自身所处时代的影响,因此可以得出“对客观史实的历史解释会受到认识者所处时代背景的影响”的论题。除此而外,将两则材料信息归纳到一起还可以得出“客观历史是唯一的,但历史解释是多元的,且会发生变化”的结论。据此可以分析得出多个论题,然后确定一个论题,并联系史实进行说明论证。如确定“对客观史实的历史解释会受到认识者所处时代背景的影响”的论题,应当联系史实,从1945年受美国支持中国抗战的影响、美国人在中国人心目中拥有较高的地位,20世纪50-60年代中美处于敌对状态,1990年中国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从而对罗斯福新政产生不同的认识等方面来论证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徽商茶叶贸易在道光以前以面向北方的内销为主,外销的比例很小,而且几乎都是通过广州销往国外。徽州与广州途程在3000里以上,途中费时在两个月以上,旷日持久的长途贩运对茶叶这种讲究季节性的商品来说很不利。但徽商与外商交易,茶叶价格由徽商报出,获利极厚,徽州人称之为“发洋财”。

材料二  道光中叶以后,尤其是经历了19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咸丰兵燹”后,“徽茶内销不及十之一二”,十之八九均为外销。与此同时,上海作为茶叶贸易的口岸日益重要。1844年,上海出口茶叶数量仅为广州的六十分之一,而到了1855年,上海出口茶叶数量达到了8千万磅,同期广州为1.67千万磅。由徽州赴上海多走水路,雇小火轮20日即可走完全程,再加上上海为“南北适中之地”,众多做茶叶生意的外商洋行云集上海,很快上海便成为当时中国茶叶出口的最重要基地。徽商也凭借在上海的茶叶贸易勉力维持了一点点昔日的荣光。

——摘编自张燕华、周晓光《论道光中叶以后上海在徽茶贸易中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道光中叶以前徽商茶叶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按特定的时间、空间尺度指出中国茶叶贸易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发生的原因及实质。

 

查看答案

在近现代物理学发展历程中,常常会出现两个完全对立的伟大理论,随后会有一个新理论将相互矛盾的两个理论统一。如:牛顿整合了伽利略的抛物线运动和开普勒的天体椭圆运动,发现了万有引力。麦克斯韦将电和磁的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电磁场方程。爱因斯坦在解决电磁学和经典力学的明显冲突时,发现了相对论。而今天,相对论与量子理论也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圈量子引力理论正试图把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结合起来。这说明

A. 科学的飞跃不断更新人类世界观

B. 科学在不断否定前人理论中发展

C. 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结合更为紧密

D. 圈量子引力理论比相对论更科学

 

查看答案

下表为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苏联政府机构改革情况。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

苏联部长会议由68个部级单位削减为34个

1956年

苏联部长会议部级单位增至60个

1957年

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分权管理,撤销了中央管理经济的各部委,按区域原则设置国民经济委员会

20世纪60年代

陆续恢复了中央管理经济的各部、委

 

 

A. 缺乏明确指导思想致改革混乱

B. 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为重点

C. 没有触动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

D. 改革操之过急脱离经济实际

 

查看答案

1895年恩格斯说,“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从1848年起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以及最近在俄国刚刚真正确立了大工业,而德国简直就成了一个头等工业国。——这一切都是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可见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修正可以用来证明

A. 历史评价易受到人的主观意识干扰

B. 历史叙述真实性易受时代因素影响

C. 科学革命理论具有自我完善的特征

D. 两次工业革命对科学理论做出贡献

 

查看答案

行政长官告示是古罗马万民法最重要的渊源。行政长官告示一般包括三种因素:地中海商人通用的早已存在的商法;那些剔除了形式主义成分的公民法规定;行政官自己所认为的公平和正义的观念。据此可知,万民法

A. 实现了公民与外邦人的平等

B. 适应了帝国统治的现实需要

C. 强化了传统立法成果的权威

D. 是行政长官牟取私利的工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