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根据所写内容,我们可以判断其学习的内容是
A. 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调整
B. 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C. 新中国的三大改造
D. 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1977年11月召开了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要分别接近、赶上和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分别接近、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反映出
A. 文革后工作重点向经济转移
B. 经济工作中的“左”倾现象依然严重
C. 文革后生产积极性高涨
D. 国家制定了明确的经济目标
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商业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中央和各级政府根据“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其次,对私营工商业的政策是逐步地、有计划地开展公私合营。这两个阶段( )
A. 工商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 共同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的利用
C. 发展目标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
D. 分别属于过渡时期和建设时期
《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毛泽东访苏期间曾参观斯大林汽车厂。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的过程、仍然乘坐着苏联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些想法体现在我国的
A. 工业化建设中
B. 社会主义改造中
C. “大跃进”运动中
D.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题文)1876年时,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到八、九十年代,《大公报》经常登载“品升楼”、“德义楼”、“番茶馆”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近代中国的餐饮业获得快速发展
B. 百姓生活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C. 西方生活方式逐渐为国人所接受
D. 西餐已取代中国传统饮食习俗
1935年12月,国民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规定:“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计划旨在
A. 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力量
B. 缓和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C. 备战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
D. 改变工业分布不均衡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