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样移植,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农结合、土洋结...

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样移植,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农结合、土洋结合进而现代化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  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材料三  1913及1930年中国机器纱线产量及消费量统计表(单位:磅)

 

1913年

1930年

本国纱线产额

200000000

982070800

进口纱线额

358000000

22616000

出口纱线额

43987064

机器织机消费量

15000000

206913532

手工织机消费量

543000000

753786204

 

—摘编自彭南生《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

请问答: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

(2)近代工业化对传统农村经济具有解构与重建的双重作用。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概括近代工业化对农村副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变化。

(3)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时期我国棉纺织业各部门的发展状况。综合以上材料,请你简要谈谈从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中得到的借鉴价值。

 

(1)特点:封建政府主导;侧重发展重工业;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并存。 (2)具体表现: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有利变化:新的手工业行业增多;生产技术得到革新;手工织布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3)发展状况:机器纺纱业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自给;机器织布业和手工织布业共同发展;手工织布业的消纱量占主导地位。 借鉴价值:工业化建设要立足国情;工业化要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解析】 (1)特点,题目要求“据材料一”归纳。由材料一中的“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可以得出封建政府主导;由“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可以得出侧重发展重工业;由“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可以得出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并存。 (2)题目要求“据材料二”回答。具体表现,由材料二中的“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手工纺纱衰落”等信息可以得出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 有利变化,由材料二中的“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可以得出新的手工业行业增多;由“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得出生产技术得到革新;由“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等信息可以得出手工织布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3)发展状况,题目要求“据材料三”回答。由材料三中的表格里“本国纱线产额”1930年比1913年大幅增加,前者是后者的近5倍,而“进口纱线额”则减少了,“出口纱线额”则从无到有,且大于进口纱线额,据此可以得出机器纺纱业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自给;由“机器织机消费量”增加量不是很大,而“手工织机消费量”增加量则相对较大,据此可以得出机器织布业和手工织布业共同发展,且手工织布业的消纱量占主导地位。 借鉴价值:题目要求“综合以上材料”回答。从上述三则材料来看,中国近代的工业化是随着外来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为了解决中国的内忧外患而开始的,这一过程是从重工业开始的,而这是符合当时清政府所面临的现实处境的,所以可以得出工业化建设要立足国情;由材料二、三来看,随着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中国的手工织布业也在不断发展,而且成果显著,由此可以得出工业化要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统计,美国在18世纪的后半期,农业人口占40%以上。到19世纪末,农业人口减到5%左右,工业人口已经超过了农业人口。到20世纪50年代,大概1954年前后,从事信息行业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工业人口。这组数据直接说明

A. 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B. 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 美国将更多的第一、二产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国家

D. 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2010年1月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三个“重新”最能反映出

A. 更多的国家希望参与国际治理

B. 不同经济模式相互借鉴和影响

C.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复杂格局

D.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利益休戚相关

 

查看答案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这说明

A. 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贸易规范化

B. 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C. 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

D.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查看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邦联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欧洲已经迈出了实现他理想的关键一步,这一步是

A.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B. 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

C. 1993年欧盟的成立

D. 1999年欧元的问世

 

查看答案

有人曾形象地如此比喻:各国到世界市场来做生意,①为这个市场建立了一个做生意的基本准则,②解决了双方货币认可汇率问题,保证公平交易;如果成员国经济复兴与建设出现困难,可以向③申请贷款,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④的规定对所有成员有严格的法律约束。

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应是

A. 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世界银行

B. 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

C. 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

D. 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