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为不同时期中国轻重工业比重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图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近代社...

下图为不同时期中国轻重工业比重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图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近代社会的特殊国情

②图二反映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的成果

③图一表明中国近代工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④图一图二表明政府长期重视民生工业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A 【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以及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一中由于近代社会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重工业基础太薄弱,主要是轻工业发展迅速,图二从1952年到1957年,重工业发展迅速,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据此分析可知①②符合题意,而③④的表述语题意无关,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清律例》规定: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一规定使得原本集中的土地化整为零,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源在于

A. 大户人家人口繁多

B. 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C. 世家大族纠纷不断

D.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查看答案

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A. 第一次柏林危机

B. 两个德国分立

C. 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D. 共产党情报局成立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沈葆桢,洋务派重要代表人物,曾任福建船政大臣,主持福州船政局。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以琉球船民被杀为由,派兵侵台。沈葆桢临危受命,以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的身份,驰赴台湾布防设守。为了“驱倭”,他提出“一曰理谕、二曰设防”的原则,撰写文书,对日本侵略者“据理诘之”,并明确告之“中国版图尺寸不敢以与人”。又从各省调回船政轮船30余舰,布防于台湾海峡一线。在政治谈判与军事威慑下最终实现成功驱日。经此危机,沈葆桢认为“台湾孤悬海外,七省以为门户,久为他族所垂诞”,利用办理善后事宜为契机在台采取了一系列“抚番”措施。改革行政制度,由原来的一府四县三斤,增为二府八县四厅,并奏请移福建巡抚驻台;打破“番禁”政策,招募内地人到台湾垦荒;开设义学,亲自编成童谣《训番俚语》,以传统文化教化台湾原住民,并奏请为保卫台湾牺牲者建祠祭祀。奏准建闽台水陆电线,倡购铁甲船,奏准使用机器开采基隆煤矿。沈葆祯对台湾的治理开发,为台湾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

——摘編自吕宁《开山抚番:沈葆祯台湾防务建设中的重大举措》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匆识,概括沈葆祯成功驱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沈葆祯建设台湾的举措。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罗斯福更加意识到开辟第二战场的急迫性。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认为:“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将1944年进攻欧洲大陆的任务明确下来,如果盟军从西进攻德国,落在从东进攻德国的苏联后面,将会出现严重的政治问题。”他进一步警告说:“在最后阶段陷在法国西部,而俄军却已迫近德国本土,那就会出现最为不利的外交形势,立即有产生混乱不堪局面的可能性。”罗斯福的顾问舍伍德也说:“除非我们迅速行动,否则,我确信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或者德国投向共产主义,或者有可能陷入完全无政府状态。”正是这种考虑催促美国最后向英国施压迅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摘编自臧春华《浅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急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英等国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针对“文革”对军队建设的破坏,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方针,实施“军转民”的战略。他认为空军、海军、国防科工委都要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军民合用或是转为民用等方式,“加入到整个国家建设中去”。同时提出打破军民界限,要“培养军队和地方两用人才”,把一些专业技术人才转移到地方的各行各业,以支援地方。此时,国防科技工业进行大规模调整改革,除完成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达的生产任务外,全力以赴地搞好民品(特指军工厂所生产的民用产品)科研和生产,间接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军民结合程度进一步加深,为科技人员开辟了新的职业发展方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军转民”战略改革的背景,并指出其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军转民”战略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