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国务院决定,党政机关停止实行40多年的实物分配福利房的做法,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化。7月1日,在中国一直延续实行的住房福利制宣告结束。此改革
A. 实际上有所减弱社会公平
B. 适应了市场经济需要
C. 摆脱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 改变了按劳分配原则
工农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选举范围与选举办法上,剥削阶级及其代理人和家属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18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这种变化
A.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主要是为了提高边区的参选率
C. 开创了新型民主政治模式
D. 提升了中国政府的民主程度
作为教育救国措施之一,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明确指出:“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明其智识,练其艺能。”据材料可知清政府
A. 教育理念发生根本性改变
B. 教学的内容以西学为本
C. 儒学成为救国的主要内容
D. 教育改革适应政治需要
1875—1878年的“丁戊奇荒”,造成1000余万人饿死,2000余万灾民逃荒。郑观应在上海募捐的同时提出构建符合近代中国国情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主张,以官绅合力,以工代赈等多元化方式筹资,设立慈善机构,对灾民实施“教养兼施”。据材料可知
A. 当时中国社会备荒机制不健全
B. 郑观应最早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 清政府救灾与防灾措施较完备
D. 清政府借鉴西方慈善文化并已施行
明清时期的中外贸易,中国长期顺差,海外白银大量流人中国(见下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经济发达领先于世界各地
B.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达
C. 新航路开辟对中西方贸易影响
D. 海禁对中国商人和外国商人政策差异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分科取士有过中肯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这一评价中肯在
A. 肯定了选官制度对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B. 看到了两种选官制度在选才方式上的不同
C. 肯定了科举制对政治的有利影响
D. 肯定了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