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苏联经济学教授利别尔曼发表《计划·利润·奖金》,提出以利润、奖金等刺激生产。他的建议
A. 在赫鲁晓夫时代受重视,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受重视
B. 在赫鲁晓夫时代受重视,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受批判
C. 在赫鲁晓夫时代受批判,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受重视
D. 在赫鲁晓夫时代受批判,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受批判
一般认为,1952年法国学者在分析当时世界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这里的“第三世界”是指( )
A.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
B.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
C.既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华约”的国家
D.尚未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地区国家
下表
据下表可知,“二战”后初期,西欧
A. 工农业生产迅猛发展
B. 物价基本保持稳定
C. 经济复兴隐含着危机
D. 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有学者认为:“片面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必然会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当代化或当成当代的历史。以这种历史观指导历史写作,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历史的伪造者,尽管自认为是合理地构建过去。”由此可见,该学者强调
A. 回到特定时代去认识历史
B. 历史研究材料的选择性
C. 努力发掘历史的现实意义
D. 历史叙述逻辑的严密性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 调整农业
B. 美元贬值
C. 以工代赈
D. 计划指导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31年苏联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这表明
A. 计划经济体制优于市场经济体制
B. 苏联迅速实现了全面工业化
C. 危机迫使美国调整对苏联政策
D. 经济危机客观上给苏联带来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