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种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摘编自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下表为1966-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8年以后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目的有哪些。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苏联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经济在1966-1970年增长及以后下降的原因。

 

(1)目的:满足国内工业化的资金需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或答提高人均粮食产量);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或“更容易通过行政手段控制剩余产品”)评价: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后,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 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2)勃列日涅夫时期,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革,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苏联重工业,国际经济有较大提升但执政后期趋于保守,体制僵化,加之与美国军备竞赛,使苏联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 【解析】 (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从农业集体化促进苏联工业化经济发展以及导致苏联经济畸形发展角度评析。 (2)第一小问1966-1970年增长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勃列日涅夫时期,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经济下降从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体制僵化以及与美国军备竞赛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斯大林

A. 充分调动了农工的生产积极性

B. 完善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 借用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 开创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在这一时期,苏联的整体实力大有提升,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同时苏联在这一时期四处扩张势力,并把大量资源花费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而国内的经济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逐渐暴露出危机。在“这一时期”执政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 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B. 恢复二战后残破的国民经济

C. 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D. 发展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

 

查看答案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兜售繁荣》一书中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美国经济就像是一种魔力经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但在1973年,魔力消逝了。“魔力”是指

A. 自由放任

B. 国家干预

C. 科技进步

D. 知识经济

 

查看答案

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 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 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 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