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哪个原因

A. 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

B. 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C. 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 变法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

 

B 【解析】 材料中王安石变法从时间上看蘋度较高,说明变法推进操之过急,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以及变法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的信息,排除B、C和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表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A. 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

B. 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

C. 俄国逐步实行了现代化

D. 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

贾谊《新书•时变》评价商鞅曰:“秦人有子,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其慈子嗜利而轻简父母也,念罪非有伦理也,其不同禽兽懃焉耳。”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商鞅此政策有利于促进生产积极性提高

②贾谊是站在儒家伦理道德角度对商鞅进行评价

③从具体措施角度对商鞅评价,基本符合史实

④作者认为商鞅变法败坏社会伦理道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阿里改革失败的外部原因是

A. 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与残暴

B. 阿里的一系列扩张战争加剧了国内形势的恶化

C. 英国等西方列强进行殖民扩张和干涉

D. 穆罕默德·阿里个人的因素

 

查看答案

1851——1899年间中国的译著中,科技类是重点,英美国家著作是主要来源。l902--1904年间中国的译著中,社会研究和人文科学成为重点,日本成为思想的主要来源地。促成这一变化的深层原因是

A.洋务自强运动的破产             B. 日本现代化的成功

C.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D.中国现代化的深化

 

查看答案

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为自由的斗争是从宗教问题上开始的。”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主张是

A. “因信称义”

B. “天赋人权”

C. “人非工具”

D. “政教合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