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不约而同地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两国的近...

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不约而同地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两国的近代化进程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前,日俄两国面临着哪些相同的社会矛盾(    )

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制度的矛盾

阶级矛盾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面临相同国家侵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日俄两国19世纪60年代社会矛盾的有关内容。选项④的表述明显错误可排除,因为俄国不存在外国侵略,仅仅是对外战争的失败。A正确,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安石说“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由此可见他

A. 主张儒佛合一

B. 注重经义策论

C. 抨击科举制度

D. 抨击当朝统治

 

查看答案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国力昌盛,但二人实行的某些措施却截然相反,其中“措施却截然相反”的方面有

①农业政策

②工商业政策

③政治措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1861年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的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原因是

A. 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B. 付出高额赎金

C. 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    D. 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这反映出

A. 农业发展迅猛

B. 分封制度崩溃

C. 郡县制度形成

D. 官吏待遇下降

 

查看答案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哪个原因

A. 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

B. 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C. 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 变法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