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英国传教士傅兰雅被认为是近代将西方科技...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英国传教士傅兰雅被认为是近代将西方科技知识和书籍翻译成中文最多的外国人。1895年6月,时任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首席翻译的他在《万国公报》登出启事:“求著时新小说。”他指出,当时社会有三大积弊:“一鸦片、一时文,一缠足。若不设法更改,终非富强之兆”。希望时人能撰写小说,显示这三大积弊的害处。

最后征集到的162篇稿件,摆脱旧小说模式,引导了晚清时期新小说的创作取向。……这批稿件多来源于普通社会人士,而非士大夫阶层。由于选取了新的社会题材,不少作品除对当时的社会弊害进行揭露和谴责外,还积极设想改革方法,以促国家兴盛富强,达教化社会之效。

——《尘封百年时新小说重见天日曾激发晚清小说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傅兰雅倡导晚清小说变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傅兰雅倡导的晚清时新小说的特征和影响。

 

(1)傅兰雅热衷传播西方文化,关注中国社会生活;利用新小说揭露鸦片、时文、缠足三大社会积弊的害处;晚清报刊业的发展。(言之成理即可) (2)特征:创作主体平民化;创作内容现实性;创作目的除旧布新。(言之成理即可) 影响:引导晚清小说摆脱旧小说模式,形成面向社会生活的创作趋向;收到了社会教化的效果,有利于推动社会生活近代化;使小说成为革除积弊、促进国家兴盛富强的有力武器。(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材料英国传教士傅兰雅被认为是近代将西方科技知识和书籍翻译成中文最多的外国人。”得出傅兰雅热衷传播西方文化,关注中国社会生活;根据材料“他指出,当时社会有三大积弊:“一鸦片、一时文,一缠足。若不设法改,终非富强之兆……显示这三大积弊的害处。”得出利用新小说揭林鸦片、时文、缠足三大社会积弊的害处;另外小说的发展与当时报刊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这批稿件多来源于普通社会人士,而非士大夫阶层。”得出创作主体平民化; 根据材料“由于选取了新的社会题材,不少作品除对当时的社会弊害进行揭露和谴责外,”得出创作内容现实性;根据材料“还积极设想改革方法,以促国家兴盛富强”得出创作日的除旧布新。第二小问,可以从对小说模式、社会教化和国家富强等角度进行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下列有关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官员的对话:

罗马教廷官员质问马丁·路德:“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

马丁·路德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者《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

阅读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是商鞅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请再举出其它两条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2)材料二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东西方社会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东西方社会转型指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一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梭伦说:“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2)根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不约而同地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两国的近代化进程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前,日俄两国面临着哪些相同的社会矛盾(    )

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制度的矛盾

阶级矛盾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面临相同国家侵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王安石说“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由此可见他

A. 主张儒佛合一

B. 注重经义策论

C. 抨击科举制度

D. 抨击当朝统治

 

查看答案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国力昌盛,但二人实行的某些措施却截然相反,其中“措施却截然相反”的方面有

①农业政策

②工商业政策

③政治措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