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为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率南京临时政府官员拜谒明孝陵(朱元璋陵寝)。在祭...

图为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率南京临时政府官员拜谒明孝陵(朱元璋陵寝)。在祭文中,孙中山向“我高皇帝在天之灵”报告“光复汉室”的喜讯,并且说,能够取得这一胜利,正是靠“我高皇帝在天之灵”的启迪所赐。这说明

A.革命派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B.朱元璋的反元事迹激励了革命派

C.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D.三民主义的目标已经实现

 

A 【解析】 试题孙中山在清室退位后,率领文武百官去到明孝陵举行隆重祭典,把自己摆在明太祖的事业继承者的地位上,向“我高皇帝在天之灵”报告“光复汉室”的喜讯。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反清复明”的“排满”主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A. 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C. 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D. 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查看答案

19世纪40年代,魏源等人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有了初步认识,以为

A. 军事技术落后

B. 社会制度滞后

C. 政治腐败

D. 思想观念陈旧

 

查看答案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指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邓小平自告奋勇抓教育期间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A. 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 支持高等院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C. 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D. 提出高等教育“211工程”计划

 

查看答案

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 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 “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D.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

 

查看答案

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

A. 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

B. “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

C. 改革开放的实践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