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材料二1920年,列宁约见了一位来访的老农。

列宁:依你看,现在农村里主要的问题在哪里呢?

老农:我看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儿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

列宁:有什么办法能唤起大家干活儿的兴趣呢?

老农:为什么不采用我们庄稼人早已习惯,而且认为最合理公平的办法呢?我说的是政府按俄亩规定固定上缴税收,而且要事先公布,不随便改变。

列宁:你是说,允许庄稼人按规定交税后,自己可以支配剩下来的产品?

老农:正是这样。

材料三

实行新经济政策后,耶戈列夫斯克地方的农民在踊跃交纳粮食税(1922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给列宁的启发是什么?他是如何解决老农所说的农村中存在的问题的?

(3)材料三图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这说明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是如何解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问题的?

 

(1)反映了国内战争结束后,人民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极端不满。原因:①国内战争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②苏俄领导人试图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2)启发:建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办法:推行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收代替余粮收集制。 (3)说明:新经济政策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决方案:实行新经济政策,充分利用货币、商品和市场关系来发展经济。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1920年”和“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的信息说明人民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极端不满;第二小问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以及苏俄领导人试图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角度回答。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从建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推行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收代替余粮收集制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图片信息可知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新经济政策实质和特点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

材料二华盛顿会议诸条约构成的华盛顿体系标志着美日在远东角逐均势的形成,美国通过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使“门户开放”原则在东亚得以遵循,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的扩张,改善了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地位。日本虽然吐出了一些既得利益,但也迫使美国在太平洋防御上做出了让步,同时列强也承认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上的一些权益。

—马龙《论华盛顿体系下的美日和平与冲突》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日在华盛顿会议上各自获得的利益。

材料三:《杀鸡儆猴图》是我国杰出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作品(下图)。该漫画刊登于1937年10月23日《战时画刊》上。

(3)漫画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概述其历史事实,并分析该事件对当时中国政局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材料: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材料二第二条第三款: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四我国现行宪法是1954年制定,1982年修订的。198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内容。1993年宪法修正案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地位。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摘编自《宪法在社会变革中逐渐完善》

请回答: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需求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核心理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和宪法坚持的原则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民治”在中国近现代社会都努力去落实,请写出中国近代至建国初期关于“民治”的三部主要法律名称及并概述最后一部法律的原则?

(4)材料四所述内容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查看答案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有

①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②应用最新技术成果

③发展新兴产业

④借助对外战争

⑤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苏联在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时,实行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苏联当时实施这一居民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

A. 限制农民自由流动

B. 迅速发展农业生产

C. 满足工业化发展需要

D. 加强对城乡的统治

 

查看答案

(题文)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 中国逐步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原料产地

C. 中国政府严格限制手工业产品的出口

D. 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生产占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