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对比近代英、德两国政治制度,选择正确的内容填入表格空白处 A. 君主凌驾议会之上...

对比近代英、德两国政治制度,选择正确的内容填入表格空白处

A. 君主凌驾议会之上,掌握国家实权

B. 议会至上,君主是国家的象征

C. 君主权力有限,只掌握行政权

D. 君主代表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君主立宪制下,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所以君主的权限应该是君主是凌驾于议会之上,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故选A;B属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征,故排除;C是英国在内阁制形成之前的君主权限,不属于德国,故排除C;D本身不属于君主的权限,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宋刑统》:“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依据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食材以肉类为主

B. 重视食品安全

C. 制裁强行买卖行为

D. 食品中添加了有毒物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议“法德两国建立煤钢共同体”,史称“舒曼计划”。1951年,法、德、意、比、荷、卢六国根据“舒曼计划”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六国提出在煤钢联营的基础上进一步筹建共同市场。1957年,六国外长在罗马正式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材料二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共同体条约》(1967年3月5日)

材料三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四1992年,欧洲共同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立欧洲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

—摘自人教版《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除欧洲煤钢共同体外,欧洲共同体还由哪两大机构合并而成?

(2)根据材料二,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归纳欧洲共同体成立的主要目标。

(3)材料三说明美国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和“挑战”,美国在遇到西欧竞争前,通过什么方式控制西欧?曾经是美国的扶持对象,后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除西欧外,还有哪国?

(4)上述四则材料体现了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材料二1920年,列宁约见了一位来访的老农。

列宁:依你看,现在农村里主要的问题在哪里呢?

老农:我看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儿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

列宁:有什么办法能唤起大家干活儿的兴趣呢?

老农:为什么不采用我们庄稼人早已习惯,而且认为最合理公平的办法呢?我说的是政府按俄亩规定固定上缴税收,而且要事先公布,不随便改变。

列宁:你是说,允许庄稼人按规定交税后,自己可以支配剩下来的产品?

老农:正是这样。

材料三

实行新经济政策后,耶戈列夫斯克地方的农民在踊跃交纳粮食税(1922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给列宁的启发是什么?他是如何解决老农所说的农村中存在的问题的?

(3)材料三图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这说明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是如何解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问题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

材料二华盛顿会议诸条约构成的华盛顿体系标志着美日在远东角逐均势的形成,美国通过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使“门户开放”原则在东亚得以遵循,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的扩张,改善了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地位。日本虽然吐出了一些既得利益,但也迫使美国在太平洋防御上做出了让步,同时列强也承认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上的一些权益。

—马龙《论华盛顿体系下的美日和平与冲突》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日在华盛顿会议上各自获得的利益。

材料三:《杀鸡儆猴图》是我国杰出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作品(下图)。该漫画刊登于1937年10月23日《战时画刊》上。

(3)漫画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概述其历史事实,并分析该事件对当时中国政局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