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 基本上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

B. 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C.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D.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B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的是对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弊端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符合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的理解的应该是人民生活方面,符合要求的是 B 项。A 项表述错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CD两项时间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0年苏联氢弹之父萨哈罗夫说:“苏联就像一辆巨大的卡车,驾驶员用一只脚使劲往下踩加速器,同时另一只脚踩刹车”。这里的“踩刹车”意指苏联

A. 工业经济停滞不前

B. 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C. 致力于发展核武器

D. 仍坚持传统的体制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 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C.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D. 经济贸易活动取代了殖民战争

 

查看答案

(题文)列宁曾忧心地说:“国家要有大量的借款,才能有发展重工业的资金。”斯大林和他的战友却两手空空地完成了俄国工业的腾飞。对此最合理的史料解释是

A. “拥护军事共产主义,不劳动者不得食”

B. “通过恢复商品交换,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 “掏农民的裤兜,成全工业化”

D. “资本主义大危机继续加剧和深化”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振兴民族工业,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 接管私人资本主义的企业

C. 合理调整工商业

D.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反映了近代时期某地花生和烟草种植面积变化情况。这些数据反映出

A. 中国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B. 西方列强疯狂掠夺原材料

C. 中国与世界市场密切联系

D. 该地农业生产力有所提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