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B. 清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

C.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

D.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B 【解析】“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里说的“皇室”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指的是在中央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关系,B体现的是皇权达到顶峰,所以最能体现钱穆的观点,故选B;A既说到了中央皇权和相权,还说到了中央和地方,故与题意中的中央权力分配不一致,所以排除A;C说的是选官制度,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C;D说到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故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代田庄作为一个综合经营的实体,能够“闭门成市”,自给自足,使得它带有一种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倾向性,特别是那些拥有大量私人武装的田庄,在国家控制无力时,就会成为割据势力的政治支柱和经济基础,成为国家统一的对立物。这说明汉代田庄

A. 脱离国家控制并与世隔绝

B. 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C. 具有明显的自然经济属性

D. 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般说来,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那就是几乎所有急剧性变革可以在短时期导致天翻地覆变化,但随后也往往不可避免会发生一场或多场纠偏运动。相反,那些貌似缓慢、渐进的变革,短时期显得收效甚微,进展缓慢,但它却往往使人们在不易觉察时发生真正的变革。当人们一旦醒悟,世界已经全然改观,人们不愿意再回到旧秩序,而且也根本不可能再回到旧秩序,因为社会基础全变了,人们的意识也变了。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说,历史上真正的变革,还应该是温水煮青蛙式的变革,温和、舒适,但不可逆,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此之谓也

—摘编自马勇《超越革命与改良》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外近代史的一个例子,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英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但是土地贵族(托利党)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

    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席。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改革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这次议会改革以和平的方式削弱了贵族保守势力。

    1867年的议会改革法案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空出52个议席分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使选民总数由135万增加到225万,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都获得选举权。

    1884年,议会通过新的改革法案,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这样,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选举资格基本统一起来,英国的选民达到450万人。

                                                   ——据《世界近代史》等资料整理

    (1)19世纪英国经三次议会改革后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据材料概括其进步的表现。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的共同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以丞相总百官,而九卿分治天下之事。(东汉)光武中兴,身亲庶务,事归台阁(汉尚书台在宫禁内,称台阁),尚书始重,而汉公卿稍已失职矣。……(曹魏)文帝受禅,改尚书为中书。有今有监,而亦不废尚书。然中书亲近,而尚书疏外矣。东晋以后,天子以侍中常在左右,多与之议政事,不独任中书,于是又有门下,而中书权始分矣。降及南北朝,大抵皆循此制

—司马光《上哲宗乞合两省为一》

材料二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简表

 

 

概况

清朝末年

清朝以六部中的户部、工部主管财经。1903年仿西方制度增设商部,鼓励实业。1906年,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另设邮传部,主管交通;户部改为度支部,仍管财政。

民国初年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设财政、实业、交通三部。由于存在时间短,除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外,具体业务还未开展。

1912年3月,北京政府将实业部细分为农林、工商两部。1912年12月,又合并为农商部。期间广采西法,初步建立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规体系。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1982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精简到61个,人员编制从5.1万人减为3万人,各部委组成人员平均年龄由64岁降到60岁。这次改革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2003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本次改革以调整机构设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要任务。例如: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新设立的“国资委”负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新组建的商务部负责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综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等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宰相制度的演变特点。这一变化到隋唐时代产生了什么制度性成果?

(2)根据材料三,1982年和2003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什么不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请就政府机构改革调整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他……并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把它们重新分给那些无地的人……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他为平民提供在雅典政府的席位,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统”。文中的“他”是

A. 梭伦

B. 亚历山大

C. 克里斯提尼

D. 伯利克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