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1926~1936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百分比图”(单位:百分比;轻工业有纤...

下图是“1926~1936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百分比图”(单位:百分比;轻工业有纤维、食品等,重工业有机器、金属等)。由该图可以看出

A. 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B. 外国加强了华资本的输出

C. 民族工业发展受挫    D. 中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D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中国的轻工业品进口呈下降趋势,出口在上升;重工业基础薄弱,但进口和出口都在增加,说明此时期中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故D项正确。由图示可知,中国轻工业发展快,重工业发展缓慢,故经济结构不平衡,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外国列强的信息,无法推断出外国加强了对华资本输出,排除B。图示信息反映中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而不是民族工业发展受挫,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在查阅《申报》时,发现一篇文章写道:“俄国前派兵舰五十艘出地中海……不准日人割辽东地面。”俄国的军事行动是针对

A. 《南京条约》签订

B. 《马关条约》签订

C. 《辛丑条约》签订

D. “二十一条”签订

 

查看答案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A. 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 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 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查看答案

(题文)“《海国图志》是《南京条约》签订以来中国人对世界事务的一次开放性的总思考,影响了此后数十年中国的发展道路。”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

A. 鼓舞了清朝军民反侵略的斗志

B. 激发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热情

C. 推动了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

D. 促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查看答案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 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 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C. 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D. 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查看答案

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共产党起草的《国共合作宣言》,国共两党正式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从对峙走向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A.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 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C. 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一致

D. 国共两党的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