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经济的发展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影响着社会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下...

经济的发展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影响着社会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下列图文材料指出明清时期经济领域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概括新现象出现的背景。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的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该时期英国经济发展使其确立了怎样的世界经济地位?

材料三  1843年前后中国海关新旧税率比较

项目

旧税率(实征银两)

新税率(银两)

进口

布(每匹)

0.373

0.100

棉纱(每担)

2.406

1.000

出口

南京丝(每担)

23.733

10.000

茶叶(每担)

0.475

0.250

 

—摘编自(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3)据材料三,说明1843年前后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税率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并概括该变化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1)现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区域性商帮形成。背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繁荣。 (2)影响:环境污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工厂取代工场(或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地位:世界工厂,世界贸易的中心。 (3)变化:进出口货物税率下降明显。因素:《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制度。影响: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瓦解中国自然经济;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中国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解析】 (1)现象:由图中的多个丝织工人在工作和图的名称中的“手工工场”可以得出新现象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由《中国经济史刚要》中的文字“徽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区域性商帮形成。背景:结合所学明清时期经济的相关知识可知,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商品经济发展繁荣,而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又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所以其背景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繁荣。 (2)影响:题目需要结合材料二回答,由材料二中的“烟囱多于教堂尖顶”可以得出带来了环境污染;由“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可以得出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和工厂取代工场(或工业化);由“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可以得出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世界第一,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同时也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3)变化:题目要求“据材料三”说明。由材料三中的表格可以看出,进口的布和棉纱税率大大下降了,而出口的南京丝和茶叶的税率也大大降低,所以可以得出进出口货物税率下降明显。因素:需要结合所学分析,根据所学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可知,《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制度使得英国可以参与关税税率的协商,当然会促进进出口中国的货物税率降低,这有利于英国商品输出的需要。影响:结合所学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知识可以从对中国关税主权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其影响。由于关税税率的降低是由于中英双方协定关税,而这与之前相比就等于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中国进出口货物关税税率的降低,使得外国工业品大量涌入中国,这就不断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从而使得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中国的原料也随之大量出口,这样中国的市场就被国际市场所主导,所以可以说中国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博弈论中,有时会用“边缘博弈”来表示一种特殊的胆小鬼博弈;双方在尽量对自己有益的情况下避免双输局面。古巴导弹危机可以说是这一“边缘博弈”的典型体现。这次危机反映出

A. 古巴是美苏争夺的战略要地

B. 美苏全面冷战正式开始

C. 美苏博弈中苏联的优势地位

D. 双方既斗争又相互妥协

 

查看答案

1881年,在巴黎公社失败十周年之际,马克思在给友人的信中强调: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这里说的“特殊条件”指

A. 巴黎工人不掌握军队

B. 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

C. 缺少社会主义者的领导

D. 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工人

 

查看答案

下面是列宁和一位老农的对话,列宁:依你看,现在的农村主要问题在哪里呢?老农:我看现在主要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导致老农失去干活兴趣的主要原因是

A. 余粮收集制的实行

B. 粮食税的征收

C. 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D. 农产品收购制的实行

 

查看答案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一个国家若能成为海上主人,就等于成了一个帝国。”伊丽莎白女王则声称:“海洋不属于任何民族、任何个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英帝同在重商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崛起

B.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是这些言论出笼的保障

C.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率先建立海洋霸权

D. 英国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打造“世界工厂”

 

查看答案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A. 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B. 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C. 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 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