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搜集了以下相关资料:“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你认为他整理的主题是
A. 政权巩固
B. 曲折探索
C. 改革创新
D. 盛世华章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提高土地公有化——给农民土地经营权。其中“土地收归公有”的事件是指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土地改革
C. 人民公社运动
D. 农业合作化
“二五”计划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要求中央做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对外公布,第二本则是期成的计划,不对外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账就是中央的第二本账,这在地方是必成的。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 中国的经济建设速度超过预期
B. 中央开始部分纠正左倾错误
C. 中央经济发展的思路出现偏差
D. 地方的生产积极性比中央高
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元,到1990年达到了630元,增加了3.72倍,平均每年递增13.8%。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农民基本上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
B. 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农业合作化将个体农业改造成集体经济
下表为1950~1953年我国粮食需求与粮食产量统计表(均以1950年为基数100),这表明当时我国
A.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B. 当时农业生产关系急需调整
C. 工业化发展导致粮食需求增多
D. 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
1958年末,全国职工总数达4532万人,比1957年末增加了2082万人。1960年下半年,按照中共中央一系列指示,各地迅速精简职工,1961~1962年我国共减少职工1887万人。这一措施
A. 有利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B. 彻底纠正了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C. 导致了社会商品供应不足
D. 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