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在16世纪20年代,英国只有约1/4的人口依靠工资生活,到1688年上升...

(题文)在16世纪20年代,英国只有约1/4的人口依靠工资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年则到达4/5.下列对此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A. 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B. 工资劳动者数量变化反映了工厂日益普及

C. 劳资对立的趋势贯穿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

D. 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

 

A 【解析】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材料反映了英国依靠工资为生的人越来越多,到1851年时,英国的工业革命业已完成,工厂(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的数量不断增多,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工人的增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社会关系发展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所以说: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变化,故选A;在16世纪的英国没有工厂,也就无所谓“工厂日益普及”,故排除B;材料主旨反映的是工人数量越来越多,C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反映了英国依靠工资为生的人越来越多,也就说明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故可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B.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 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为此采取的重大措施是

A. 开放港口城市

B. 开辟经济开放区

C. 浦东的开发开放

D. 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查看答案

19695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 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 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 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 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查看答案

我国农民过去很重视亲缘、地缘关系,然而张德元、潘林的《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表明,农民的传统价值观似乎已经被颠覆(见如图),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对内改革,打破了亲缘、地缘关系

B. 对外开放,西方拜金观念渗入农村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D.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增强

 

查看答案

传统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按资分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同志以伟大的魄力、巨大的勇气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这里的突破主要是指

A. 1978年12月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B. 1978年12月~1984年12月,主张“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C. 1984~1992年,主张“建立在公有制为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D. 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