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摘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解析】 试题第(1)问,结合材料“清朝 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 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 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我国的东段边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04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 口已达1100 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归纳总结答案。 第(2)问,结合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从人口分布、边疆的开发、民族融合、抵御侵略等方面概括总结。如材料“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 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 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 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可归纳出其历史作用。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晚清移民措施·东北移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因为我们是弱国,所以不可求战……但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该讲话表明

A. 抗日战争爆发

B. 国民政府主张全民族抗战

C. 国民政府对抗日前景乐观

D. 国民政府对日作战犹豫不决

 

查看答案

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A.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 礼乐与法治并举

C. 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D. 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1913年、1938年、1973年三个年份英国、法国、美国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由此得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A. 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 三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 三国政府均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

 

查看答案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A. 孟浩然

B. 杜甫

C. 李白

D. 王维

 

查看答案

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A. 三大改造    B. 中苏关系

C. 文化大革命    D. “三面红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