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

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都是

A.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D.为纠正经济建设中的错误

 

A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变农村中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把土地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两项政策都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故选A项。B项错误,1953年我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C项错误,性质是一样的,都是生产关系调整;D项不符合农业的改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反映出中共在农村实行的政策是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A. 进行土地改革

B.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邓小平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 “两个凡是”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 “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

C.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查看答案

(题文)1956~1965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

A. 初期问题严重,后期逐渐纠正

B. 初期后期较好,中期问题严重

C. 初期中期较好,后期问题严重

D. 整个十年,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查看答案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对其原因的叙述

①中国人民建设富强国家的巨大热情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为工业建设创造了条件

③计划经济体制使资源得到集中利用

④“一五”计划强调了重工业的突出地位

A. 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B. ①②③④均正确

C. 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D. ①②③④均错误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1)观察材料一所给图示,指出本时段(1850—1920年)内,我国民族企业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解释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的主客观原因。

(3)指出张謇企业的性质。张氏企业的命运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