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权与制衡是一种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

权与制衡是一种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尚书左右仆射若得兼衔,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机务”等名,即得出席政事堂会议,获得真宰相之身份。……但到开元以后,即尚书仆射不再附有出席政事堂之职衔了。如是则他们只有执行命令之权,而无发布命令及参与决定命令之权。……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代尚书省的职权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代的三省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总统行政权是如何被限制的。

 

(1)变化:从可以参与决策到只行使执行之权。 评价:相权一分为三,对于防范宰相擅权、加强统治和提高行政效率有利;对皇权有一定限制。 (2)国会对总统有制约;最高法院有权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总统任命的大法官须经参议院批准。(写出2点给,其它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开元以后,即尚书仆射不再附有出席政事堂之职衔了。如是则他们只有执行命令之权,而无发布命令及参与决定命令之权”,即可概括指出唐代尚书省从参与决策到只行使执行之权。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提高效率、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等方面简要评价唐代的三省制。 (2)本题根据材料二“国会授权罗斯福……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三权分立与制衡的角度概述美国总统行政权是如何被限制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莎士比亚笔下“因复杂个性而显得有点矛盾”的人物“最富真实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该学者强调人应该富有个性

B. 莎士比亚描绘了质朴的人性

C. 莎士比亚注重刻画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

D. 体现了“人”与“社会”双重觉醒特征

 

查看答案

1846年德国天文学家加勒在认定的位置上找到了一颗行星,后命名为海王星。与这一发现密切相关的是

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D.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说:“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体现了“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是

A. 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任务

B.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 正确处理农轻重比例的问题

D. “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

 

查看答案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这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誓词。这体现了

①推翻专制统治的要求

②建立中华民国的目标

③维护人民利益的愿望

④追求民族独立的期许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五四”前后,中国有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纷纷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李大钊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下列各项中,属于李大钊观点的是

A. 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

B. 指出民与君势不两立,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

C. 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指出未来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D. 借助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