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叙述。 记述 出处 “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叙述。

记述

出处

“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史实是

A. 世家子弟入仕致使政局动荡不安

B. 举孝廉成为政府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C. 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

D. 察举制逐步催生出社会中的门第

 

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权门请托”“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可以看出,在察举制的实行过程中,世家大族已逐步控制被举荐为官的途径。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致使政局动荡不安”,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朝廷的态度,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这表明宋代

A. 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B. 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

C. 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

D. 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

 

查看答案

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劝惩,是为小说;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平话”。这反映出宋元时期

A. 文学作品叙事粗疏勉强达意

B. 文学形式适应统治阶级需要

C. 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

D. 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

 

查看答案

宋代话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可见宋代话本

A. 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B. 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

C. 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

D.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查看答案

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更为突出,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

A. 反映宋代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

B. 推动了理学官方哲学地位的确立

C. 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

D. 反映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的缓和

 

查看答案

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周亚夫,其子曾购买甲盾之类的葬器,以备老爹死后发丧用,被人告发。周亚夫因此而下狱,闭食自尽。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周亚夫的儿子愚昧迷信    B. 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C. 西汉严禁民间私藏武器    D. 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