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

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其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重点不同

B. 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

C. 《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

D. 古代皇帝专制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

 

D 【解析】材料中从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明清皇帝直接编写起居注,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皇帝对史官的控制越来越严格,这表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D符合题意;A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B材料所述为唐太宗破坏了皇帝不能查阅起居注的规定,是皇权加强的表现,不是“仁君”的体现,不正确;“起居注”是对皇帝的日常行为进行记载,不具备“劝诫”功能,C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的记述,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记述

出处

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请子弱,大封同姓。

《史记·吴王濞列传》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炚,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前汉书》卷14

汉初立请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

《后汉书·百官志》

 

 

A. 《史记》为当世史籍,可信度最高

B. 记述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参考价值

C. 记述均属于第二手史料,不可采信

D. 综合多种史籍记述可确认真实原因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叙述。

记述

出处

“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史实是

A. 世家子弟入仕致使政局动荡不安

B. 举孝廉成为政府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C. 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

D. 察举制逐步催生出社会中的门第

 

查看答案

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这表明宋代

A. 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B. 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

C. 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

D. 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

 

查看答案

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劝惩,是为小说;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平话”。这反映出宋元时期

A. 文学作品叙事粗疏勉强达意

B. 文学形式适应统治阶级需要

C. 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

D. 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

 

查看答案

宋代话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可见宋代话本

A. 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B. 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

C. 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

D.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