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年份 建置 作用 开皇三...

下表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年份

建置

作用

开皇三年

在卫州设黎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

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然后用接力方式,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

大业元年

开通济渠。

接驳洛阳与淮河。

开元二十二年

裴耀卿在河阴置河阴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两仓之间开山路十八里。

南船至河阴仓,即输粟于仓,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三年运米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

 

 

A. 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

D.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

 

C 【解析】A材料无从体现。经济中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故B错。材料“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可知政治军事重心并未南移,故D错。材料反映的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而军事政治重心仍在北方,故C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政府在物品采购上建立了“书市买牌”制度,即官府将要采购的物品和价格书写在牌上,公之于市,有愿意交易的商人就和官府到市场买处按牌交易。这说明宋代

A. 注重市场秩序的规范

B. 抑商政策已完全崩溃

C. 官营手工业严重衰落

D. 民间手工业成为主导

 

查看答案

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户分九等,按户等征税。宋代则按土地权益划分主户、客户,其中主户分五等,纳税当差,客户则指的是佃户。造成这种纳税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A. 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

B. 土地政策的改变调整

C. 均田制实施遭遇困难

D. 积贫积弱局面的发展

 

查看答案

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称都察院拒收其上书。但现代学者通过研究清朝军机处档案,发现在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上书共计15件。对此认识合理的是

A. 口述史料的可信度低于文献史料

B. 历史事实的重构主要靠逻辑思辨

C. 结合不同类型史料即可复原历史

D. 史料解读应辨析作者的主观意图

 

查看答案

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其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重点不同

B. 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

C. 《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

D. 古代皇帝专制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

 

查看答案

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的记述,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记述

出处

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请子弱,大封同姓。

《史记·吴王濞列传》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炚,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前汉书》卷14

汉初立请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

《后汉书·百官志》

 

 

A. 《史记》为当世史籍,可信度最高

B. 记述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参考价值

C. 记述均属于第二手史料,不可采信

D. 综合多种史籍记述可确认真实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