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代中叶以后,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的文集中大...

明代中叶以后,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的文集中大量出现。如王阳明就曾为大商人作墓表,并宣称“古世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对这种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 知识分子与商人群体由对立走向合流

B. 知识分子与商人都要“正心诚意”

C.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社会观念

D. 商人的地位超越了知识分子

 

C 【解析】根据“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的文集中大量出现”,结合所学,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人们的传统重农抑商观念,C正确;A项中“对立”“合流”表述不当,排除;材料反映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人们的传统重农抑商观念,“正心诚意”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D不符合史实,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代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由种田转向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 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

B. 手工业技术的巨变

C. 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D. 世界市场的需要

 

查看答案

下表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该表说明

北宋

北方人数(个)

北方所占比例

南方人数(个)

南方所占比例

前期

278

84.5%

51

15.5%

中期

274

63.9%

155

36.1%

后期

121

40.3%

179

59.7%

 

 

A. 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

B. 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

C.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D. 正史列传作者偏袒南方士人

 

查看答案

下表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年份

建置

作用

开皇三年

在卫州设黎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

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然后用接力方式,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

大业元年

开通济渠。

接驳洛阳与淮河。

开元二十二年

裴耀卿在河阴置河阴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两仓之间开山路十八里。

南船至河阴仓,即输粟于仓,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三年运米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

 

 

A. 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

D.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

 

查看答案

宋代政府在物品采购上建立了“书市买牌”制度,即官府将要采购的物品和价格书写在牌上,公之于市,有愿意交易的商人就和官府到市场买处按牌交易。这说明宋代

A. 注重市场秩序的规范

B. 抑商政策已完全崩溃

C. 官营手工业严重衰落

D. 民间手工业成为主导

 

查看答案

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户分九等,按户等征税。宋代则按土地权益划分主户、客户,其中主户分五等,纳税当差,客户则指的是佃户。造成这种纳税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A. 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

B. 土地政策的改变调整

C. 均田制实施遭遇困难

D. 积贫积弱局面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